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摘要点击 20 全文点击 0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作 者 | 岑丽君 罗梦洁 |
单 位 |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23 |
摘 要 | 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中部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更多,西部未获得显著红利。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在通过驱动区域创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创新主体异质性,作用强度表现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最后,借助门限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存在非线性影响,即数字经济对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存在后发劣势。 |
关键词 | 数字经济 出口产品质量 区域创新 后发劣势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出口多样化、质量升级与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以浙江为例”(项目编号:2018QN009;项目负责人:岑丽君)成果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出口专业化,产品质量升级与经济增长效应研究”(项目编号:71803179;项目负责人:岑丽君)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贸易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作用机制、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YJC790005;项目负责人:岑丽君)成果之一;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类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贸易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重构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GB202002004;项目负责人:岑丽君)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 |
|